返回学会官网
第五届
技术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 5G网络供电方案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胡先红,刘明明,熊勇,周建平,韦树旺,林东华,杨运东,韩小宾,周保航,滕凌巧
    主要完成单位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王志东,曾奕彰,王绍煦,林艺成,赖熙庭,易龙强,崔福军,黄詹江勇,汤贤椿
    主要完成单位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城市电网与电压暂降敏感用户兼容技术研究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莫文雄,王勇,马智远,许中,钟庆,肖先勇,徐永海,瞿李锋,陶顺,汪颖
    主要完成单位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科力源电气有限公司
  • 基于光伏微型逆变器的大型分布式电站高效安全运行研究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汪飞,吴春华,冯夏云,李智华,黄建明,许德志
    主要完成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岩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东安岩芯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节能提效型电除尘器大功率高压电源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陈武,刘宇芳,凌雁波,曲震,黄艺,虞敏,宁光富
    主要完成单位
    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特高压GIS现场标准雷电冲击试验电源研发与应用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陶风波,赵科,文韬,贾勇勇,李洪涛,黄强,马勇
    主要完成单位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扬州市鑫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航天器通信黑障消除的特种电源研究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鄂鹏,马勋,凌文斌,李洪涛,于治国,徐风雨,毛傲华
    主要完成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电感器的结构优化设计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王春芳,郑建芬,王世伟,王建刚,曾平
    主要完成单位
    青岛大学,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关键技术研究及“三合一”电子公路系统研制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王成亮,孙跃,王金虎,水为涟,杨庆胜,徐妍,黄郑
    主要完成单位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大水电送端异步电网频率精确实时仿真与多直流协调控制技术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郭琦,廖梦君,袁艺,李书勇,梅勇,郭海平,朱益华
    主要完成单位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多源配电网高质量运行关键技术

    奖项类别
    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
    主要完成人
    郝思鹏,葛乐,袁晓冬,张仰飞,刘海涛,吕干云,孟高军
    主要完成单位
    南京工程学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鼎牌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奖(原优秀产品创新奖)

原“优秀产品创新奖”在2024年第十届电源科技奖调整为“技术创新奖”

科技成就奖(原杰出贡献奖)

原“杰出贡献奖”在2024年第十届电源科技奖调整为“科技成就奖”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曹仁贤先生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和电力电子技术研究20多年,带领团队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并网光伏逆变器,主持制定了3项国家标准,获得了1000余项科研成果和专利,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光伏、风力发电系统安全接入电网的关键技术,开发出多项行业领先的光伏逆变器成果,研发产品技术性能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连续四年保持发货量世界第一位,打破了国外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对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知名度做出了突出贡献。
青年科技突破奖(原杰出青年奖)
原“青年奖(杰出类)”在2024年第十届电源科技奖调整为“青年科技突破奖”
  • 重庆大学
    致力于提升交直流电力电子装备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青年科技创新奖(原优秀青年奖)

原“青年奖(优秀类)”在2024年第十届电源科技奖调整为“青年科技创新奖”

  • 东南大学
    以推动学科发展和创造社会价值为己任,在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功率变换领域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部分研究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并打破国外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垄断。
  • 华中科技大学
    从事各类电力电子电源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在直流电力电子电源拓扑、交流电力电子电源控制以及中压配网接口电源设计三个研究方向取得了系统性进展,技术已应用于船舶、航空、电动汽车及电子辐照加速器等场合。
  • 合肥工业大学
    从事光伏发电系统及电能变换装置在线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方法和故障穿越策略等研究工作,专注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为提升光伏电站运行可靠性和实现智慧化运维做出了基础性贡献。